销售咨询热线:
13327917596
技术文章
首页 > 技术中心 > 橡塑废气处理技术与工艺流程解析

橡塑废气处理技术与工艺流程解析

 更新时间:2025-09-22 点击量:65
  橡塑行业在生产过程中,其注塑、挤塑、硫化、喷胶和造粒等工艺环节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废气。这些废气主要包含挥发性有机物、无机污染物、颗粒物以及硫醇、硫醚等异味物质。它们不仅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,还具有温度高(可达200℃)、浓度波动大和排放点分散的特点,因此需要针对性的治理方案。
  橡塑废气处理通常始于废气的收集与预处理。有效的收集是治理成功的前提,通常通过集气罩、管道和风机形成负压环境,将车间内分散的废气集中收集,防止逸散。预处理旨在去除颗粒物、油雾及部分可溶性气体,并对高温废气进行降温。常见预处理设备包括水喷淋塔或洗涤塔以及干式过滤箱(用于拦截颗粒物)。在某些案例中,还会采用旋风除尘器进行初步除尘。
  预处理后的废气进入核心处理阶段,根据废气成分、浓度和风量的不同,选择不同的技术或组合工艺:
  1.活性炭吸附:利用活性炭的高比表面积吸附VOCs,适用于低浓度废气,吸附效率通常可达85%-95%。但活性炭吸附饱和后需定期更换或再生。
  2.催化燃烧技术(RCO/CO):在催化剂作用下,VOCs在200-400℃的较低温度下发生氧化反应,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,处理效率可达95%以上,适合处理高浓度、大风量的有机废气。它常与活性炭吸附联用,形成“吸附-脱附-催化燃烧”的闭环系统,即活性炭吸附饱和后,通过热空气脱附出高浓度有机废气,再送入催化燃烧装置进行分解。
  3.低温等离子体技术:通过高能电子裂解废气分子,降解恶臭物质及复杂有机物,对硫化氢、氨气等去除率可达98%以上,适合低浓度废气。
  4.生物处理法:利用微生物代谢分解VOCs,生成无害物质,运行成本低,但需控制微生物环境,适合常温、低浓度废气。
  5.光氧化技术(UV光解):利用高能紫外线光束分解废气分子,并产生臭氧进行氧化反应,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。
  对于成分复杂的橡塑废气,组合工艺往往能取得更佳效果。例如,硫化废气可采用“两级碱喷淋(去除H2S)+活性炭吸附+光催化氧化(除臭)”的流程;含有粉尘和油雾的废气可采用“喷淋塔+电捕焦油器+活性炭吸附脱附+催化燃烧”的组合工艺;而橡胶塑料复合制品厂的复杂废气则可能采用“碱洗喷淋+生物滤池+活性炭吸附-催化燃烧一体机”的多级处理系统。
  治理后的废气需经过监测达标后才能排放。企业需安装在线气体分析仪、流量计等设备,实时监测VOCs、颗粒物等指标,确保符合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》(GB16297-1996)及《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27632-2011)等法规要求。
  有效的橡塑废气治理不仅能带来显著的环保效益,减少VOCs和异味排放,还能通过智能调控系统降低能耗,避免环保罚款,提升企业合规性与社会形象,是实现橡塑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。